「戴上面具,就是逼我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,藏起仁慈,變成為了保家衛國必須殺無赦的武將。」在蘭陵王劇情中,當高長恭上戰場,就會戴上面具,但根據史料記載,並非面具,而是冑(頭盔),可以拆解,說不定是戲劇後面像神雕大俠裝扮那種面具呢! 不然在洛陽之戰,脫下面具以示人,可能要花一番功夫,真實到底是類似哪種呢?還有起源於何時?推測如下:
《北齊書列傳三》記載,"芒山之敗,長恭為中軍,率五百騎再入周軍,遂至金墉之下,被圍甚急,城上人弗識,長恭免胄示之面,乃下弩手救之,於是大捷。"
《北齊書帝紀四》記載,"(高歡)又各配兵四出,而使甲騎偽攻之。世宗等怖撓,帝乃勒眾與彭樂敵,樂免胄言情,猶擒之以獻。"
《北齊書•神武帝紀下》:"西魏晉州刺史韋孝寬守玉璧,城中出鐵面,神武(高歡)使元盜射之,每中其目。"
《資治通鑒》"建康令庾信率兵千餘人屯航北,及景(侯景)至徹航,始除一舶,見賊軍皆著鐵面,遂棄軍走。"
根據<<北齊書帝紀四>>,推測這種鐵面可能自東魏西魏就已經出現,北齊軍隊也盛行<<北齊列傳三>>,不但將領使用,士卒也皆可配戴。
<<神武帝紀下>>有言,高歡叫人射鐵面軍的眼睛,就可以知道鐵面戴上去後,僅有雙目示人。
至於依照資治通鑑的記載,南梁軍隊看到東魏(夏侯景)的鐵面軍,可能因為沒有看過這種裝備,所以直接逃跑,這也代表只流行於北朝。
面具可以參考明朝裝備下面連結,看起來有點搞笑版。
中国纸甲与纸甲吞口
綜合以上得知,劇中蘭陵王的面具,是最不符合事實的那種,比較像日本能劇和依照安平時代的鬼怪所描繪出來的面具。但以藝術戲劇而言,還是可以勉強接受的。
參考資料:
北齊書
資治通鑑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